5月20日下午,中国文旅部文化参赞、中国人民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顾问、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特聘顾问贾建新先生应邀为我院德语系师生做了题为“中德外交关系与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的讲座。讲座通过回顾历史、剖析现状,展现了中德两国关系的深厚底蕴与蓬勃活力。
贾参赞首先对中德两国从古代交流到建交的历程进行了历史回溯。中德两国分列亚洲东部和欧洲中西部,相距甚远,16至17世纪,随着耶稣会传教士在华传教,中德交往的序幕逐渐拉开。1972年10月11日,两国签署建交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双边关系的新篇章。
中德文化交流呈现出双向互动的特点,中国的古典文学影响了德国文学、音乐、艺术的创作,德国的哲学思想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两德统一后,中德文化交流更加频繁。1993年,《齐白石画展》在德国斯图加特举办,受到热烈欢迎。2008年,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落成运营,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开展汉语教学、厨艺学习、武术教学等多种活动,举办展览、音乐会和文化讲座。2016年,中德青少年交流年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两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建交50年来,中德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两国领导人就中德关系进行过多次深入交流,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涵盖对话机制、务实合作、人文交流等层面,强调反对“脱钩断链”,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近年来,中德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在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未来,两国将继续秉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讲座最后,同学们就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方式以及中国人眼中的德国人形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场讲座不仅让德语学生深入了解了中德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也激发了大家学好德语,为中德两国的交流贡献一己之力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