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系(科技翻译)教师就“AI+课程建设”赴北京外国语大学调研参会

发布者:钱俊君发布时间:2025-09-16浏览次数:10


2025911日至13日,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英语系(科技翻译)邬菊艳、韩洋和安竹筠三位教师赴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专项调研,并参与高端论坛,聚焦人工智能(AI)技术与翻译课程的深度融合。此行旨在通过与专家深入交流和高水平论坛研讨,探索AI赋能课程建设的新模式,以应对翻译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需求

912日的调研环节,三位教师访问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与王华树教授AI智能翻译技术、语言数据挖掘与分析、python与语言数据处理等课程结合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教师们分享了本专业AI课程建设的进展与当前面临的挑战。王华树教授强调课程设计应紧密贴合实际需求,建议将Python编程思想融入翻译教学,利用程序化思维解决翻译中的复杂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与学生参与度。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赋能翻译教学,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教师应主动掌握相关技术,将其融入教学设计中,同时关注技术更新和课程内容的适应性。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的专业方向和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注重实际应用性和前瞻性。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初步摸索到建立知识框架,再到内容的不断丰富与拓展。”

与王华树教授深入交流)

次日,三位教师参加了主题为“大模型时代的翻译研究与教学创新”的“北外人工智能翻译研究创新发展高端论坛”。论坛汇聚了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机协同背景下翻译学科的范式重塑。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阐述了大语言模型对译者研究带来的变革,强调未来翻译实践将呈现“人机共舞”模式,需平衡技术工具理性与人文价值理性。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宗成庆研究员分析了机器翻译在跨语系和低资源语境下的现存短板,呼吁外语教学需综合考量知识结构、专业方向、人文素养及计算机软硬件条件。《上海翻译》主编傅敬民教授探讨了翻译研究范式的重构路径,提出需融合技术要素,兼顾人机优势。产业界代表传神公司副总裁闫栗丽则分享了“课程—项目—标准—平台”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项目化教学和行业评价体系的应用价值。论坛最终达成共识:翻译是一项综合性实践工程,需在“研究—教学—应用”三个层面协同发力,以高质量数据资源、可复用工具平台与可评估的质量体系推动AI翻译创新发展。

参加高端论坛)

在分论坛环节,三位老师认真听取了多个论坛的发言,并与同行积极交流探讨。其中,韩洋老师在第七分论坛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翻译技术应用的语言文化意识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得到北科技信息学院教授徐月梅教授及在场同行的高度肯定并收获建设性建议。同时,邬菊艳老师作为该分论坛主持人之一,高效组织了讨论环节,确保了议程的顺利进行。

参加分论坛)

经过两天的密集调研与参会,教师们收获颇丰,对AI与课程融合的紧迫性可行性以及具体实践路径有了清晰认识。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计划将这些宝贵经验应用于未来的课程建设和改革中,推动翻译教育向智能化、人机协同方向迈进,助力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语言人才。